编外临聘人员数量惊人、用工混乱,机关事业单位出手整治“乱象” 当前最新
2023-02-17 08:52:18   职教营

近日,陕西省安康市制定出台《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办法(试行)》,严格控制编外临聘人员使用范围和总量,进一步节约行政成本,规范用人行为。

近两年,各地密集出台关于编外临聘人员的管理文件,说明编外临聘人员的“乱象”已经到了必须重视、必须控制、必须治理的阶段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编外临聘人员的“乱象”

编外临聘人员主要存在以下几类“乱象”。

第一,招聘不规范。从省级、市级到区县级,机关事业单位都有不同数量的编外临聘人员,通常基层单位的由于工作量更大,编外临聘人员更多。

不同于编内人员,编内人员有一套严格完整的流程,还有相关监督,编外人员招聘就显得很随意、不规范。有的单位还象征性地组织笔试、面试,有的单位直接内定,打招呼、走关系就可以会直接入职。正因为如此,才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越来越多,“关系户”既没有能力又不肯干活,占着岗位又不能解聘,还得继续招聘编外临聘人员,形成恶性循环,增加了行政成本。

第二,同工不同酬。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,编制就是身份,编制就是地位,没有编制就是没有归属感和获得感,编内人员编外人员的薪资待遇差距很大。在同样的岗位干同样的活,甚至干更多的活,薪资待遇还不到编内人员的一半。有些老资格的编外人员,还会故意摆架子,把本属于自己干的活统统丢给编外人员,编外人员忍气吞声只好做完,功劳还是别人的,很不公平,降低了工作效率。

第三,用工不合理。不止是编内人员,编外人员也分三六九等、花样繁多。比如有的编外人员直接和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,有的编外人员和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一个是直接用工,一个是劳务派遣,人事关系混乱、人员使用程序不合理。

出手整治编外人员“乱象”

多年来的编外人员“乱象”也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,针对这一情况出台相关文件进行整治。

第一,规范招聘流程。从之前的无组织、无纪律,到现在的统一组织、统一领导、统一招考。机关事业单位按需上报编外人员计划,由上级部门负责调查核实,哪些岗位有必要招聘编外人员,哪些岗位不需要招聘编外人员,情况属实则审批通过。参照编内考试,由人社部门或者委托第三方单位组织招考。

第二,加强聘用管理。针对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,逐步落实同工同酬,进一步梳理用工关系,按照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,保障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合理的薪资福利。

各位对此编外临聘人员管理有什么看法、有什么建议呢?

关键词: 机关事业单位 上级部门
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