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沉社区餐饮,永和大王能否“站稳脚跟”?-每日聚焦
2023-04-18 15:51:59   顶端新闻

近日,永和大王上海融创香溢店正式开业,新店设座位40个,采用“堂食+外卖”的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。

可以看出,在门店经营模式创新上,永和大王瞄准下沉社区市场,大胆尝试“社区+商业”“社区+办公”等多种复合型商圈模式。

永和大王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如何?瞄准社区市场后其供应链又会赋予前端哪些增长优势?一起来了解。


【资料图】

门店数量逐年缩减,面临增长困境

1995年,永和大王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餐厅。2004年永和大王加入快乐蜂餐饮集团,成为了其在中国的最主要品牌。

一直以来,永和大王一直以现磨豆浆、卤肉FUN(卤肉饭)、酥嫩鸡腿排和御品番茄牛肉面等经典招牌产品,并在产品的上推陈出新。

就在不久前,永和大王与饿了么联合研发时令新品并受到消费者喜爱,饿了么“饿小味”与永和大王合作开发青团新品时,饿小味发现顾客对于“咸蛋黄”食材的喜好,永和大王于是研发了咸蛋黄肉酥青团,上线后相关套餐对线上销售的贡献度很快位列前10。

△图片来源于网络

2021年,永和大王焕新门店,新logo“开心碗”的主要元素“碗”,而碗中的心和笑脸,则代表着永和大王款待身心的每日中式美食,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、服务唤起顾客的笑脸。永和大王也据此确定了品牌slogan——心级美味在大王。

△图片来源于网络

靠早餐起家的永和大王,虽然一直在积极拓展场景,增加盖饭、面条、小吃等多元的菜品。但在消费者的“固有印象”中,永和大王还是吃豆浆、油条的早餐店。然而近年来早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,这从永和大王的门店不断在减少就可以看出。

永和大王是快乐蜂在中国市场门店最多,也是最重要的业务。在被快乐蜂收购之后的2007年,永和大王的规划是其2015中国大陆门店数量将达到700家,2017年其门店规模扩张至1000家。

在2021年6月,永和大王宣布将进行门店的升级和扩张,年底全国门店数达到500家,3年扩张1000家门店。然而最新相关数据显示,如今的永和大王门店数量在360家左右。

稳定性强的供应链体系,

为经营+餐饮模式双创新增速

在2016年左右,快乐蜂就曾宣布永和大王在未来积极开拓社区门店,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,并未有所成效。

在近几年门店减少的发展态势下,永和大王再次把关注点放在了社区餐饮上,这次向社区餐饮进发,其供应链体系都做好了哪些准备?

社区餐饮与其他区域餐饮的区别在于顾客更看重产品的稳定性、安全性。

永和大王对原料供应商的审查是相当复杂的,首先要审核证照、工艺流程、检验流程等方面,下一步是进行现场审核。品控在供应商选择方面有绝对权力,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。

△图片来源于网络

在加工方面,永和大王在安徽建有4万平方米的中央工厂,原材料半成品主要是由中央厨房或者加工厂直接运送到总仓库,再配送到店面。

在配送方面,永和大王在我国东部、南部、北部、中部区域布局了9个DC(物流配送)仓库并与18家物流承运商签订了协议,保障产品安全。同时也能在部分线路受到影响的情况下,及时调整配送路线,保障餐厅的供应。

在食品源头的监控上,永和大王不仅针对不同产品配备不同物流,并且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量、门店和分仓的分布来决定供应商的布局,从而缩短供应距离,提升响应速度。

快乐蜂(中国)总裁张淑华表示,永和大王在五年前便意识到自己优势——那就是严格的产品口味、出品标准、分级以及评审系统。其内部有着严格的产品口味、出品的标准、分级,以及评审系统。

比如在产品研发上,永和大王有着自己的OA评分标准,必须在顾客调研中,获得70%以上的认可;由于永和大王主营快餐,性价比也成为其经营的重要指标,所以永和大王要求产品的价格在消费者接受度上,必须大于50%;移动互联网普及后,永和大王以顾客零差评为目标,若某个门店的差评率超过千分之一,便要接受评估和整改。产品不断更新升级,并融入互联网思维,利用数据及时纠正供应链的问题。

例如,永和大王的数据罗盘曾显示宫保鸡丁顾客评价数据异常,“偏咸”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激增。基于数据反馈给供应链团队,梳理生产流程,最后发现问题在于配料生产商更换了配方中一款酱油的品牌,导致咸度有了差别,最终导致出品口味的改变。迅速更换回原来的酱油品牌,这道菜的顾客评价数据在罗盘上又恢复正常。从发现问题到完成整改,永和大王只用了一周时间。

△图片来源于网络

可以看出,永和大王在开拓新门店场景的背后有着完备的供应链支撑,但在尝试“社区+商业”“社区+办公”等多种复合型模式后是否能够“站住脚跟”,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下一篇: